視力的六大殺手-預防保健之道


隨著年歲增長,身體各種組織器官會逐漸退化,因為這種退化而造成老年人視力不良的眼疾包括了老花眼、白內障、青光眼、飛蚊症、老年性黃斑部變性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可以說是銀髮族視力的六大殺手。


 


老花眼:


老花眼是由於眼睛水晶體的硬化導致調節能力退化所造成,而水晶體的硬化與年紀有關,一般年齡超過四十歲,不論是近視或遠視,都會碰到老花的問題。老花眼的症狀包括視力遠近調節有時間差,近距離工作眼睛易疲倦,酸澀,脹痛,眉骨疼痛,甚至頭痛、噁心等,最後近距離視物不清,必需把物體拉遠才看得清,有時看遠視力亦會受影響。


 


白內障:


所謂白內障是指原來清澈透明的水晶體變得混濁,使光線無法完全穿透而造成視覺模糊。老年性白內障與水晶體老化有關,目前並無藥水可以治癒白內障,手術摘除及置入人工水晶體才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隨著手術技術及人工水晶體材質的進步,白內障手術的安全性及術後視力的復原都可以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青光眼:


青光眼是由於眼球內的房水無法順利排出,導致眼內壓升高,對眼神經纖維壓迫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影響了視野及視力,甚至失明。


青光眼罹患率隨年紀增加而增多,大多數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往往被忽略,一旦視力受影響時,視神經已受嚴重傷害而無法挽回了。青光眼可藉藥物、雷射或手術控制良好,唯需早期發現及診治,預防之道就是定期眼睛檢查。


 


飛蚊症:


飛蚊症是指在讀書或看明亮背景時,發現眼前有如蚊蟲般飄動的黑影或游絲,會隨眼球的轉動而游移不定。造成飛蚊症的主因是由於眼內玻璃體的退化。


正常玻璃體是透明的膠質,隨著年紀增加而退化會產生一些細微的膠質凝結物,當光線透過會產生陰影投射在視網膜上產生飛蚊的症狀。


飛蚊症本身並不需要特別治療,有時隨著時間消逝,這種症狀會逐漸減緩,但是有時飛蚊症是視網膜病變或裂孔的前兆,要加以治療以防造成視網膜剝離,進一步影響視力。


談老年性黃斑部變性:


老年性黃斑部變性是銀髮族視力障礙的主因,在歐美先進國家的統計中佔了老年人口失明原因的首位。


老年性黃斑部變性真正發生機轉並不清楚,可能與視網膜老化及長期紫外線照射有關,眼底所呈現的變化分為兩大類,一為乾性變化約佔80~90%,主要為色素細胞之萎縮、脫素,另一為滲出性變化,約佔10~20%,主要有滲出液的產生,眼底檢查可發現色素層之退化,硬或軟性透明疣的形成,而滲出性變化可見網膜色素層剝離,網膜下新生血管、出血,末期可見網膜下纖維瘢痕和視網膜萎縮,導致視力降低。


老年性黃斑部變性,初期可能沒有什麼症狀,眼底檢查只見後極部有色素層退化及透明疣的形成。一旦黃斑部開始受侵犯,可能中心視力就會受影響,視野中央會有黑點或陰影遮住視力,看東西會扭曲變形。


由於人是兩眼一起看東西,一眼的病變可能被忽略,所以平日要養成單眼交替看東西來測量視力的習慣,一旦有異常要儘速求醫。平日沒有症狀也要定期眼科檢查,以期早日發現,早期診治。


老年性黃斑部變性至今沒有很有效可靠的治療方法,雷射雖有效,但只適用於一小部分的情況。平日避免紫外線照射,多攝取維生素CE,有助於預防及延緩老年性黃斑部變性的發生。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的三大併發症之一,也是成年人(20~65歲)失明的主因。在糖尿病患中,約有30~50%會出現視網膜的病變,與罹患糖尿病的時間及血糖是否控制良好有關。


糖病視網膜病變主要是視網膜微細血管的病變(阻塞及滲漏),因為血管阻塞,導致視網膜缺血、缺氧而產生新生血管,這些新生血管很脆弱,易產生玻璃體出血及視網膜的傷害。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分為兩種型態:


1》單純性(非增生性):


為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可見:毛細血管瘤, 呈點狀或斑狀出血,硬性或軟性滲出物,視網膜水腫。


2》增生性:乃視網膜表面產生新生血管,這些血管壁脆弱易破裂,造成血液流到玻璃體內影響視力,有時這些 新生血管會成為瘢疤組織拉扯視網膜,形成牽引性視 網膜剝離。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首重血糖的控制,血糖控制得宜可以延緩病變的進行。


若有視網膜缺血供應的區域,可以先用雷射治療,預防新生血管的產生。一旦有血管的滲漏或出血,也可用雷射治療來封閉出血或滲漏的血管,減輕視網膜的水腫。


若是出血流到玻璃體內可以用藥物控制,若經3~6個月沒有自行吸收,或有產生視網膜剝離則需考慮玻璃體切除手術治療。


糖尿病人只要好好控制血糖,定期追蹤檢查眼底狀況,接受適當的藥物及雷射或手術治療,仍可維持良好的視力。


早期發現近視的各種現象與方法

造成近視的原因
一、外在環境:佔百分之七十飲食失調、偏食引起、甜食過多、酸鹼度不平衡。(人體是弱鹼性,攝取過多酸性食物,也會近視)。


 


二、遺傳:遺傳因素佔百分之三十


三、營養均衡:
1.
適當攝取五大營養,含糖高的食物少吃。
2.
多吃新鮮疏菜,補充維他命A.C.E,不可偏食。

四、其它注意事項:
1.充份睡眠、規律作息。
2.
注意均衡營養,攝取豐富的維生素。
3.
多做戶外活動,眺望遠處,以放鬆眼肌。
4.
走向大自然,多接近青山綠野。
5.
不要讓幼兒太早接觸較傷眼力的學習,應保持生活愉快。
6..
3-6個月或一年兩次視力檢查。
)眼睛的構造


眼球的構造與攝影機相似,整個眼球完全封閉有如攝影機的暗箱。


 


眼球由外至內可分為三層構造,最外層是白色的鞏膜,即眼白的部份,鞏膜在眼球的前端變成透明的角膜;第二層為脈絡膜,含有血管和色素,脈絡膜是不連續的,在眼球前的兩端成為出虹膜,中間的黑洞就是瞳孔。


 


瞳孔是光線進入的孔道,水晶體有如攝影機的鏡頭。物體發出的光線透過角膜、瞳孔,經過水晶體的聚光調節,影像就清晰地落在網膜下,好像照相機的底片,網膜佈滿神經,將外面傳入的光線傳入大腦顯現成像,這就是眼睛可以視物的道理。


 


()近視


視力正常的眼睛,當平行光線進入眼球後,焦點剛好落在網膜,映像清楚,如果眼球的前後徑過長,或水晶體的曲度太大,則焦點落在網膜前方,映像模糊,這就是近視。一般以凹透鏡矯正視力


 


眼球的構造,隨著身體的發育而有變化。若常以固定姿勢看近距離的東西太久(例如:讀書、寫字、看電視),眼球自然會調節成適合看近距離的狀態,此時看遠處物體,就會因無法調整而影像膜糊,這就是近視的現象。這現象的形成,與閱讀的姿勢、光線的好壞、桌椅的高度、營養的良否、戶外運動時間約長短等,都有關係。


 


罹患近視時,初期常是暫時的,如果加以治療,即可恢復正常,稱為假性近視;若假性近視未加治療而遽加以配戴眼鏡,或聽任繼續惡化,則眼球的變化將成為不可逆,而成為真性近視了


()亂視(散光)


散光係由於角膜的曲度不平均而引起。


原因可能因先天性的角膜曲度不均,或後天的角膜外傷、潰瘍而引起。


 


散光一定要經常配戴眼鏡,減輕眼睛費力調節而疲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us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