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脂乳無益健康? 民眾陷兩難


【記者林進修/報導】








 



 



美國一份低脂飲食無益健康的研究報告出爐後,不僅引起國內營養學界高度重視,民眾甚至還質疑長期養成喝低脂鮮乳的保健習慣,是否還有持續下去的必要,頓時陷入兩難。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院長謝明哲認為民眾多慮了,因為脂肪是人體健康的必要元素,我們不可能因為單一研究報告的不同見解,就推翻整個營養攝取策略,否則將會失去更多的健康。


「人不能沒有脂質!」他強調,脂質(Lipid)或是定義更廣的脂肪,向來是必需脂肪酸的重要來源,但亞麻仁酸及次亞麻仁酸這兩種重要的必需脂肪酸,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靠飲食攝取,如果突然限制脂肪的攝取,勢必對健康造成重大影響。


謝明哲形容必需脂肪酸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因為它是構成磷脂質的主要成分,而磷脂質又是細胞膜的主成分之一,一旦缺了它,細胞膜就失去完整性。此外,必需脂肪酸可促進生長,可維持皮膚健康,可調整血壓,可促進平滑肌收縮,也可轉變為前列腺素,重要性十足,「不吃不可!」


問題是,該攝取多少脂肪才足夠?謝明哲認為,每天攝取的脂肪應佔總熱量的20%30%,理想值為25%。若以一名每天攝取2千大卡熱量的上班族來說,每天應攝取500大卡的脂肪;若再以每公克脂肪含9大卡熱量換算,每天吃到肚子裡的脂肪,應在56公克左右,約4湯匙的食用油。


在此一前提下,今後該不該繼續喝低脂鮮乳的考量,答案其實已很清楚。謝明哲說,不管基於減肥而選擇喝低脂鮮乳,或是為了攝取更多熱量而喝中脂或全脂鮮乳,都應把所攝取的脂肪量,納入整體脂肪攝取量、甚至總熱量的考量中,否則長久下來即有可能會損及健康。


然而,應留意的是,除了鮮乳,炒菜的食用油、肉類及其他食物均含有或多或少的脂肪,也應一併納入計算才行。


對於美國這篇研究論文所得的結論,台北榮民總醫院營養部主任章樂綺頗不以為然,並質疑其意涵。


她認為,這項研究選取5079歲的婦女為對象,頂多只能代表這個中老年婦女族群對低脂飲食的反應,不足以代表其他族群。更何況,多年來仍有其他專業研究顯示,脂肪及熱量的控制,對健康的影響其實還更大,我們不能因為一篇研究論文,就否定其他研究的成果。

2006/02/10 民生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us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