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脂肪酸營養素


脂肪


脂肪的來源可分為動物性與植物性二種來源。動物性脂肪有豬油、牛油、雞油、魚油等,而多數動物性油脂(魚油、雞油除外),因含大量飽和脂肪酸,通常室溫下,呈固體狀。另一種油脂來源則為植物性脂肪,多數植物性油脂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棕櫚油、椰子油除外),及富含維生素E,室溫下呈液體狀。


*什麼是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是脂肪酸分子結構中,碳鏈上沒有雙鍵不飽和鍵,分子結構上碳分子已鍵結呈飽和狀,稱之飽和脂肪酸-大多數動物性油脂屬之。飽和脂肪酸若攝取過多,會使血液中膽固醇沈積在血管壁,造成動脈血管硬化、血栓塞、心肌梗塞等疾病。


動脈硬化引起的血液循環障礙,在身體任何部位都可能會發生。如果發生在腦部,會造成腦血栓、腦出血。如果發生在心臟,則會引起狹心症、心臟衰竭等病症。


「不飽和脂肪酸」-是脂肪酸的結構,碳鏈上有雙鍵不飽和鍵,仍未鍵結飽和,可再鍵結其他分子,稱之為不飽和脂肪酸。含有一個不飽和鍵的脂肪酸,稱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二個以上不飽和鍵則稱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而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脂肪酸有亞麻油酸及花生四稀酸,多存於植物性油脂中,必需由飲食中攝取補充。它則具有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改善血管壁硬化現象。中老年應減少動物性油脂的攝取,增加植物性油脂的比率,兒童、青少年也應該要注意二種油脂混合使用,不要吃過多動物性油脂,以預防心血管病變。


*脂肪的功能


1.提供主要的能源


脂肪氧化每公克可產生9仟卡的熱量( 醣類、蛋白質每公克可產生4仟卡 ),脂肪與醣類提供的熱量能節省蛋白質燃燒的功能,適量的脂肪攝取供應人體所需熱能,蛋白質即可作為生長修補細胞所需,減少腎臟代謝的負擔。


2.保護內臟、關節及神經免受損傷的作用,並保持體溫。


3.促進人體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作用。


4.提供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不飽和脂肪酸-亞麻油酸、花生油四稀酸。


*「必需脂肪酸」功能


1.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


2.協助血液凝固作用。


3.加強血管壁強度、韌度。


4.協助合成前列腺素,降低血壓,提高生育能力。


5.減少生殖機能病變。


*脂肪攝取的建議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指出,脂肪及膽固醇與慢性病及文明病的罹患息息相關,如心血管疾病、乳癌、前列腺癌、血膽固醇及血脂肪過高的產生有關,由於國人飲食改變及外食人口增加,速食業發達,造成動物性油脂普遍攝取過高,心血管疾病、慢性病已不再是只是困擾中高年者,甚至連小學生的血液抽檢中,已普遍出現血脂肪過高的現象,小胖哥、小胖妹更充斥在各校園中。


因此,早在10年前美國政府已針對脂肪提供國人飲食參考:


1.多吃植物性脂肪,減少攝取動物性脂肪。


2.維持理想體重。


3.多攝取不飽和脂肪酸,尤其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食物,減少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4.多加運動。


*活化細胞的脂質類-卵磷脂


由大豆或蛋黃提煉而得「Lecithin」國人稱之為卵磷脂,而歐美、日本則以(Phosphatidyl Cheline─PC)磷脂酸膽鹼來定義,商業上則把PC主成份及其他磷脂酸成份混合物統稱為卵磷脂。


 


人體磷脂質是生物體細胞膜組成成份,以維持細胞膜的正常結構及功能。因此,許多藥理研究所均以對動脈硬化、高血脂、高血壓、肝機能障礙及強化腦部細胞機能的功用作研究基礎及開發方向。


 


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DA)在1981年的研究中指出,對動作不協調舞蹈症、老人癡呆病等患者不投予藥物治療,而只用卵磷脂作為營養治療之用時,其症狀都有相當程度的改善。主要因卵磷脂可提供人體合成乙醯膽鹼及膽鹼,因此由營養補充而使其恢復神經訊息的傳導作用。


 


1974年及1981年日本厚生省也通過二項專利,核准卵磷脂食品能增強細胞機能,活化人體新陳代謝,避免身體過早老化的功效。日本某製藥廠也在1990年代以卵磷脂為主成份的治療藥物,補充體內必須脂肪酸,增加肺泡細胞分泌保護物質的功能,作為強化呼吸,改善肺部因吸煙、空氣污染及廢氣的傷害。因此飲食中若能攝取足夠的卵磷脂,可幫助修復受損細胞,有助於生物細胞結構的正常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us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