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人體的工程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謝明哲解釋,蛋白質最重要的功能,分別是擔任人體建造組織、修補組織以及調節生理機能的工作,故而有個外號叫做「人體工程師」,從人呱呱落地開始,一直到成年期,蛋白質都扮演著建造組織的角色;而人終其一生,到死亡為止,蛋白質都不間斷地執行修補組織的功能,如果沒有蛋白質,人體根本無法執行新陳代謝的功能。


 


此外蛋白質還有調節生理機能的作用,它能構成各種酵素,催化人體的代謝反應;也能構成激素來調節酵素的活性,調節人體的代謝作用;蛋白質還能構成抗體,來維持身體的抵抗力;人體的神經傳導物質也由蛋白質構成,負責傳導神經刺激;蛋白質也負責營養在血液裡的輸送、構成皮膚毛髮裡的色素、參與傷口血液的凝結、維持眼睛的正常視覺、身體的水平衡、酸鹼值平衡等等,蛋白質對人貢獻可是超乎想像地偉大呢!


 


許多人都知道,蛋白質能供給熱量。有瘦身經驗的人一定吃過所謂的「高蛋白質餐」,就是減少醣類、脂肪的攝取,只吃水煮肉和蔬菜來維持輕盈的體重,在營養專家的眼中看來,這可是十分浪費蛋白質的做法啊!人體在脂質、醣類攝取不足的狀況下,會將蛋白質甚至組織成分裡的蛋白質充作熱量消耗,每一公克的蛋白質可以產生四大卡的熱量。


以蛋白質作為熱量來源不但不經濟,還會增加肝臟、腎臟的代謝負擔,對身體的傷害不小,不均衡的飲食也可能造成此種狀況的發生,不可不慎。


你需要多少蛋白質才夠?


一般來說,年紀越小,每公斤單位體重所需要的蛋白質就越多,例如嬰兒每公斤體重所需要的蛋白質為大於2公克,而成人每公斤所需要的蛋白質約1公克。如果以總熱量來說,蛋白質約佔總熱量的10%14%為宜。


以一個在辦公室上班的30歲的成年男性來說,一天所需要的熱量約2100大卡,建議其飲食蛋白質的攝取量約為63公克(2100╳12%÷463)


 


存在於食物中的蛋白質被攝取後,經過胃、小腸、胰臟等所分泌的幾種不同酵素,短短幾小時內即可將蛋白質消化為基本構成單位「胺基酸」,在人體的小腸部位被吸收。經由小腸吸收的胺基酸,經血液運送到肝臟,匯集成胺基酸代謝池,再合成人體組織蛋白質,在肝臟或以外的身體細胞中進行作用。


其他則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熱量;另外一部分則變成激素、抗體、酵素、肌酸、核酸等人體所需,最後產生的含氮廢物則變成尿素排出體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us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