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感冒的新發現


為什麼流感總是在冬季發生,為什麼它可以傳染給這麼多人,特別是老年人


流感為何大都在南、北半球冬季期間傳染?這古老的謎團,自上世紀起,就困擾著科學家們。流感病毒使得全世界成千上萬被傳染的人,身體衰弱,感到不適,其症狀有發燒、身體酸痛、喉嚨痛和咳嗽等,老人及小孩,尤其特別容易因感冒而引起併發症,嚴重的還可能導致死亡。


 


尤其,最近出現禽流感病毒株H5N1,更使許多專家擔心,將會使全球再次陷入災難的潛在危機,甚至比19181919年間的流感更嚴重,那次的流感大流行,導致至少50萬人死亡。


最近一個有趣的研究,主要在尋求為什麼流感總是在冬季發生,為什麼它可以傳染給這麼多人,特別是老年人。而這個研究理論的核心,主要是提出,不論是成人、小孩或是老年人,只要人體內缺乏一種維生素,就會造成流感的感染。


透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認識這個奇妙的理論,進而了解,防範流感是如何簡單,原來,只要身體補充足夠的營養素就可以了!


流感爆發:一個現代的謎團


為什麼流感的爆發總是發生在冬季?為什麼老年人總是被傳染的高危險羣?這些問題,幾十年來一直困惑著不斷想解開這個迷團的科學家們。一直到最近,一個新的研究理論被提出。這個理論說明了「為何流感發生的高峰期總是在冬季的原因」;這個理論的發表,可以解開長久以來,在醫學上一直未解的謎團。


不論是「為什麼流感的爆發總是發生在冬季?」或是「為什麼老年人總是被傳染的高危險羣?」,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僅是學術研究關注的焦點,更是一般大眾生活上關心的切身問題。單就美國而言,平均每年因流感而住院的,就超過10萬人,因流感而死亡的則超過3萬人。


隨著嚴重急性呼吸道癥候群(SARS或稱「非典」)的爆發,加上最近禽流感的大恐慌,許多科學家相信,發生世界性的大流行,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


情況似乎令人覺得惶恐,不過長久以來,專家都建議加強對於疾病的了解,就能幫助避免流感或其他嚴重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則更進一步指出,只要在秋天及冬天補充比平常多一些劑量的維生素D,就可以達到預防流感的目的。


不可思議嗎?是的,就這麼一個簡單的想法,開始於25年前的英國,卻意外地,在最近於加州得以實現


 


 


 


 


對於流感普遍的誤解


分析流感病毒的流行可以發現,很多事情是有規則的。雖然夏天並不是完全沒發生過流感的案例,但從全世界各國的流行病學資料來看,病毒爆發的高峰期,都是發生在温帶地區,最冷的冬天過後不久。


 


對於這個歸納出來的結論,長久以來,健康專家所能提出的解釋是:在冬天,人們比其他季節更常聚集在室內,因此,更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迅速傳染。


然而,仔細想想,這個說法並不是很有說服力,因為現在的工作環境,到處都是空調,朝九晩五的上班族,整年都在相同的空調環境中工作,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與傳染,似乎與季節並沒有任何關連。


 


事實上,這種「聚集在室內」容易發生傳染的解釋,由於證據力實在太薄弱了,所以從來沒有被用來作為說明季節性流感傳染的解釋。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一位資深研究員指出,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人體試驗,研究流感如何「人傳人」做過說明(當然包括聚集在室內這個說法)。


 


相反的,病毒似乎是透過間接接觸的方式傳播的,也就是經由呼吸的飛沬傳染,這是目前最有可能的解釋。然而,因為這些微小的呼吸道粒子是沒辦法避免的,這個理論還是無法解釋,「為什麼流感較常發生在冬季?」及「為什麼某些人可以免於流感的侵襲 ?」,這些困惑敦促科學家們繼續不斷地尋找,使流感病毒傳染的自然途徑與因素。


 


流感與冬季的關係


加州有一位精神病醫師卡耐爾〈Dr. John Cannel〉,提出一個重要的假設理論,他認為流感的流行與人體內維生素D含量的下降有密切的關係。


卡耐爾醫師〈Dr. John Cannel〉在加州一家安全性極高,專門治療犯下刑事案件之精神病患的醫院服務。近幾年來,由於工作上的關係,他發現維生素D,對人體免疫系統,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因此,他一直致力最廣泛且最尖端的研究,試著了解維生素D對於人體,具有那些影響,範圍包含:體骼健康,癌症預防,血壓控制等等。


他認為,維生素D與其他維生素不同,健康的人也會缺乏維生素D,特別是在冬天。


 


大部分卡耐爾醫師〈Dr. John Cannel〉的病患是非洲裔美國人,他們的天然膚色,會干擾太陽光產生天然的維生素D,加上被隔離無法經常接受到陽光,這些因素使Dr. John Cannel懷疑,他的病患血液中的維生素D含量根本就不足,也正因為維生素D含量過低,才會罹患各種疾病。


 


化驗的結果,證實他的懷疑是正確的。之後,他不斷的敎育他的病患,維生素D對身體的好處,卡耐爾醫師開了處方給他的病患,讓這些病患每天例行服用維生素D3,劑量為2000 IU


他說,他想給病患更高的劑量,但2000 IU 為醫藥學院的食物與營養理事會(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of 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所建議的毎日攝取量的上限。成人服用的綜合維生素中,維生素D只有400 IU;而一瓶8盎司的牛奶,也只有100 IU維生素D


 


如何免受流感的威脅


2005年晚冬,卡耐爾醫師〈Dr. John Cannel〉服務的醫院,爆發了嚴重疫情的流感,許多病人被發現有畏寒、發燒、咳嗽,及嚴重的身體酸痛等A型流感的症狀﹔醫院裏的病房,一間一間地被隔離,然而,神奇的是,這些被隔離的病患,沒有一個是卡耐爾醫師的病患,也就是說卡耐爾醫師的病患都沒有被傳染。


 


卡耐爾醫師說,「在那些感染A型流感的病房被隔離之前,我的病人與這些感染流感患者的病房是在一起的,因此我很確定,我的病患也一定是暴露在這種感冒病毒的環境中」。在這個小區域的流行案例中,他的病人仍能保持健康﹔這讓卡耐爾醫師〈Dr. John Cannel〉對於維生素與流感免疫之間的關係,有了深刻的見解。


他回憶起英國的辛普森醫師〈 Dr. R. Edward Hope-Simpson〉的工作。在 1960年以前,辛普森是個沒沒無聞的醫生,1960年中,他因發現了帶狀泡疹(shingles)而聲名大噪,由於辛普森醫師的發現,我們現在才知道帶狀泡疹(shingles)是由於潛在水痘病毒再次被活化所致。


之後辛普森醫師將注意力轉向流感的研究。他是第一個證明,在温帶地區,A型流感病毒傳染的高峰期,總是在冬至的下一個月。這個模式,適用於南半球,也適用於北半球﹔且流感的發生期大約就是高峰期的前後二個月。


辛普森醫師注意到,陽光的減少與流感的發生有顯著的關係;他提出一個觀點:「一個尚未被確定的季節刺激因素,是流感發生的原因之一」。雖然,他承認太陽照射一定與季節刺激有關,但是對於實際的刺激可能是什麼,他並不清楚。


 


2003年他去世前,辛普森醫師發表了一些論文,證明流行性感冒與季節有關。雖然有些流感個案,偶爾也會發生在夏季,但很少造成公共的大流行。流行性感冒是一個在冬季常發生的現象,這似乎己變成大家都熟悉的常識,但事實上,卻從未有科學的記載。


另外,辛普森醫師也注意到,在熱帶,流感的爆發,通常容易發生在雨季,陽光比較少的時候。其他科學家在最近也證實了這個說法。


 


對於流感一般的假設提出質疑







傳統上,對於流感傳染的假設是,流感病毒是從一個病人傳給另一個病人。辛普森醫師對於這樣的看法,提出質疑。辛普森醫師提到「流感的大流行,通常同時發生在同一個緯度,即使廣泛的分布於不同的經度」,但是,如果在如此廣大的區域內,同一個時間爆發大流行,只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染,如何能同時造成那麼大範圍的流行?


以現在人們經常使用跨洲噴射客機,這種先進交通工具的情況來分析,現代化的各式交通工具,已造成迅速傳播病毒的潛在危機。


因此如果在這樣的交通條件下,「流感病毒是從一個病人傳給另一個病人」的假設,當然會被認為理所當然﹔然而,在查過一些舊資料後,辛普森醫師指出,早在那些現代化的道路或鐵路出現之前,英國就已經曾同時爆發過大流行。


這個事實,使這個基礎的假設被質疑。流感病毒是否有可能潛伏於一些寄宿主體內,直到被季節刺激之後,在這些不知情的帶原者身體中,提高它的傳染力,再傳染給其他人?


回到加州,當卡耐爾醫師服務的醫院正爆發流感時,他的病人卻能免於被傳染;這點使卡耐爾醫師不禁懷疑,是否維生素D明顯地提高了他的病人對於流感的免疫力?由於新近研究又有了一些新的成果,他知道一些辛普森醫師不知道的事。


其一是,科學家知道流感病毒進入人體後,會使白血球細胞又叫做巨噬細胞(macrophages),釋放一些稱做蛋白質細胞素(cytokines)及化學素(chemokines)的免疫系統化學物質,進而產生發炎症狀。


再者,科學家已經知道,造成1918年全球流感大流行的原因,是這個病毒刺激巨噬細胞產生大量的細胞素(cytokines),病情輕重就是與所產生的細胞素(cytokines)多寡成正比。


例如禽流感病毒H5N1,會引起發炎蛋白質細胞素(cytokines)及化學素(chemokines)大量增加,加速感染肺臟細胞,促使呼吸道發炎並讓病人呼吸困難;同時,導致致命的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症,造成病情惡化。


這是致命性的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而最近的研究顯示,維生素D可以控制巨噬細胞產生過多的細胞素(cytokines)及化學素(chemokines),有效避免這二種物質對於病毒過度反應,而造成嚴重病毒感染。



 



維生素D幫助免疫系統的角


過去幾年,一些專家的研究結果顯示,維生素D可以明顯提高,在人體免疫系統細胞中的抗菌蛋白質(抗菌縮氨酸,antimicrobial peptides)的基因表現形式。這種抗菌蛋白質可以幫助消滅入侵體內的傳染性細菌及病毒。而且可以保護呼吸道,對抗流感病毒。


 


從卡耐爾醫師〈 Dr. Cannell〉的研究資料得到一個結論:皮膚在陽光下,可以自然產生維生素D,而冬天,由於陽光減少,則容易導致流感的傳染。事實上,辛普森醫師所謂的季節刺激,其實也就是指維生素D(冬天陽光少,人體自然產生的維生素D也較少)。卡耐爾醫師在與許多研究學家共同研討之後,他們也一致同意這樣的結論。


 


維生素D預防疾病


維生素D的活化作用,大部分是在肝臟及腎臟中進行。巨噬細胞(macrophages,白血球細胞)會幫助維生素D的活化,而被活化的維生素D,也會控制調節巨噬細胞的活動,這說明了維生素D與巨噬細胞,二者之間有著重要的關係。


何利克醫師〈Dr. Holick〉注意到,維生素D受體存在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內。他相信,維生素D在維護身體健康的許多方面,有著重要的角色。他說:「如果你住在緯度比較高,比較少陽光而無法獲得維生素D,比較有可能罹患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病、結腸癌、乳癌、前列腺癌和胰臟癌等疾病」,「即使是高血壓,也與緯度有關。病人在陽光下,增加他們體內維生素D的含量,會幫助血壓下降」。


何利克醫師〈Dr. Holick〉發表許多論文,詳述體內維生素D含量不足與罹患各種疾病的風險之間的關聯,範圍從骨質疏鬆關節炎,到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等。他指出,被活化的維生素D,是最有效的不正常細胞生長抑制劑之一,這一點可以說明,維生素D對於癌症預防方面的重要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us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