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皮膚切片 診斷感覺神經病變


 


 糖尿病及的尿毒患者因周邊神經病變,有時會感覺手指有痛麻的「漏電」感,到底他們的感覺神經病變程度如何,以往必須做神經切片檢查來診斷。台大醫院三年前開始利用皮膚切片技術,計算皮膚上的神經量,評估神經支配是否正常。這項方法除可正確診斷,幾乎不會留下疤痕。


 


 包括糖尿病、神經發炎、尿毒症及遺傳性感覺神經病變患者,常會感覺四肢末端有「漏電」的麻痛感,嚴重者甚至會造成失眠。這些患者對冷熱也較不敏感,不時會發生燙傷意外。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謝松蒼說,這些患者是小纖維神經病變,以往要診斷他們的神經病變程度,必須仰賴神經切片檢查。這種方法必須切除一小段周邊神經,在顯微鏡下檢查,不僅耗時繁複,且會留下不小的傷口與疤痕。


 


 有鑑於上述缺點,台大嘗試以皮膚切片做小纖維神經病變檢查,五年前建立動物模式,並在三年前開始使用皮膚切片來做診斷。這項檢查只須十五分鐘,全程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切除的皮膚傷口僅有○.三公分,和一般擦傷無異,七至十天會自然痊癒,因也不用縫合。


 


 謝松蒼解釋,正常皮膚最外層有非常豐富的神經,感覺神經發生病變時,這些神經數量會減少,病情嚴重時,表皮神經甚至會完全消失。台大已為上百例周邊神經病變患者施行這項檢查,診斷的敏感度為八成,專一性為九成五。


 


 謝松蒼說,約三至六成糖尿病患會有小纖維神經感覺病變,他建議血糖控制不穩的患者(如糖化血色素高於六.五單位者),因為神經數量會開始減少,可以接受皮膚切片檢查,若有患者感覺肢體麻木時,也可受檢。


 


1.問:胰臟位置在那裡?對人體的功用如何?


 


答:胰臟的位置是橫在胃的後方,是長約十五公分的長形器官。它對人體的功能有二:一、是製造富含消化酵素的胰液。胰液經由胰島管送入十二指腸,與膽汁共同在食物的消化上發揮最大的功能。二、胰臟內的胰島分泌胰島素(insulin 是使血糖下降的荷爾蒙,以及glucagon)使血糖上升的荷爾蒙,兩種荷爾蒙相互作用,就能調節血液中的糖份。


 


建議:胰島素具有將血糖送入細胞的功能,且對糖份,蛋白質、脂肪、電解質、以及一切的代謝作用,都有很廣泛的作用。而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的作用不夠充分,使葡萄糖無法進入肌肉或組織的細胞,葡萄糖因而停滯在血液之中,就形成高血糖而導致糖尿病。因此,避免糖尿病,就要生活規律、適當運動,不暴飯暴食,營養均衡。


 


2.問:糖尿病的原因如何?如果是孕婦,飲食該如何注意?


 


答:糖尿病是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正常或功能減低所引起的一種新陳代謝障礙。它跟遺傳有關,以及環境因素如某些病毒感染、精神上的壓力、懷孕、年齡亦有關。


 


  由於糖尿病人身體組織細胞對糖類的利用能力減低,而造成血糖過高,同時也影響到蛋白質及脂肪的代謝不正常,況且糖尿病患者多半是肥胖的人,如果是孕婦,就一定要控制體重,也就是說飲食治療是相當重要的,糖尿病孕婦在懷孕期間要多喝含鈣食物,如牛奶、骨頭湯、雞湯或魚湯,平均攝取雞肉、豬肉、牛肉、魚肉,飲食不可太鹹,蜜餞之類的零食不要吃,不可隨意吃含澱粉,最好是有計劃的食用,忌味油炸、油煎及油酥性食物,以期控制體重,不可過於肥胖。


 


  建議:糖尿病本身,很少有嚴重的症狀,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糖尿病孕婦,每餐飲食要依照計劃的份量按時吃,不可任意增加或減少,並要特別注重蛋白質,脂肪及糖類的攝取,最好是請教營養師為您設計一份飲食單,以免產生巨大嬰兒。


 


3.問:糖尿病若長期服用降醣藥物,有些什麼副作用?


 


答:服用降糖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低血糖症(血糖降得過低),主要症狀包括四肢無力、肌餓、冒汗、心跳加快、頭昏等,其中還有腸胃刺激,皮膚發疹,肝臟發炎等潛在副作用,因此服用降血糖藥物必需在醫師監視之下適當的控制,以確保生命安全。


 


建議:糖尿病人除了適當的藥物控制外,飲食營養的平衡,及適當的運動也是生活所必需,同時應每兩週或每一個月接受接醫師的檢查,以確定糖尿病的控制是否良好。


 


4.問:有糖尿病的病人可以抽煙嗎?


 


答:抽煙對任何一個人都有害處,對糖尿病人更有雙重的危險性。依據醫學的報告,對心臟循環器官危害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肥胖、血脂肪過高、抽煙及糖尿病等,累積因素愈多,危險性就愈高。


 


糖尿病本身會促進血管硬化,如果再抽煙,無疑是火上加油,因此必須戒煙。據估計,糖尿病人得心臟病的機會,為一般人的二倍半,抽煙者死於心臟病的為正常人的1.7倍,兩者加起來,得心臟病的危險性為一般人的四倍以上。另外,糖尿病人發生下腿血管阻塞的機會為正常人的六十倍,抽煙還會提升已經令人怵目驚心的數字,因此醫師均堅持糖尿病人一定要戒煙。


 


建議:為了身體的健康,有糖尿病的病人,避免抽煙是很重要的。同時平時要好好的養護自己,做適當而不劇烈或勞累的運動,譬如散步是一項有益身心的運動,不但可促進血液循環,亦可緞練體力。


 


5.問:糖尿病若接受治療,可以根治嗎?


 


答:糖尿病治療的目的在於使血液的含糖量恢復正常,同時預防發病。一旦患上糖尿病,是無法根治的,只有持續終生。不過,如果得到適常的治療,自己又調護得當,是可以控制的。


 


建議:如果患者沒接受治療,病情不穩定,或不肯和醫師合作,預後將會甚差,且併發其他病,因此別讓糖尿病支配自己的生活,只要能嚴格遵循醫生定下的簡單護理方法就行。


 


6.問:糖尿病人適合那些運動?


 


答:所有糖尿病人要開始運動之前,一定要在醫護人員的幫忙下,先對自己的身體有所認識。最好能經由醫師的安排,做心電圖、小便、血液等等的檢查,瞭解自己的心、腎、神經功能、眼底變化及末消的血液循環狀況。


 


如果病人有明顯的併發症,像心肌梗塞、視網膜有病變、末消血液循環障礙或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等等。最好的運動就是散散步,再慢慢加快走路速度,避免因貿然從事激烈運動而有意外情形發生。


 


反之,身體各方面功能還不錯的糖尿病人,可以鼓勵從事消耗熱量較多的耐久運動,以大肌肉每次運動十五分鐘左右為準,而對特肌肉施加重大阻力的「耗力」型運動,譬如舉重等則不適於糖尿病人。


 


  對糖尿病人有益的運動,有快速競走(一分鐘約走一二○至一四○步之間)、慢跑、游泳、溜冰、滑雪、騎腳踏車、打高爾球、打網球等。但無論從事那一種運動,得失不要看得太重,最好在輕鬆的心情下,效果會比較好。


 


  如果沒有辦法從事上述的戶外運動,也可以戶內運動來代替。譬如可調整速度、阻力的固定腳踏車或助跑器、跳繩、原地跑步,住在三、 四樓以上的人,爬樓梯也是鍛鍊體能的一種運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us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