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蔬果中的抗癌成分

在流行病學上有許多證據顯示,多吃蔬菜水果,特別是綠色、黃色蔬菜以及柑橘類水果,可以減低癌症,特別是胃癌及呼吸道癌症的發生率,因此1992年起,美國癌症研究中心,便開始推行「天天5蔬果」的口號,希望藉由這項運動,降低逐年提升的罹癌率。


 


為什麼蔬菜水果可以降低癌症的發生率呢?因為蔬果是低脂、低熱量的食物,同時也是維他命的主要供給來源,特別是抗氧化性的維他命以及抗氧化性的營養物,例如β胡蘿蔔素(在身體外會轉換成維他命A)、維他命C、維他命E……等。另外,碳水化合物(如澱粉、醣、纖維)、蛋白質、鈣、稀有礦物質(鐵、硒……等)以及生物活素等內含物,不但可以供給身體日常所需的重要物質,也可以減少因重要物質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同時也能增加抵抗力、免疫力、減少感染,所以可以降低癌症的發生。


 

@小標:蔬果抗癌的主要原因

一、低脂低熱量


攝取大量蔬果容易有飽足感,熱量又低,因此肥胖的可能性也會降低,肥胖造成的脂肪囤積,是致癌的一大關鍵,低脂低熱量的蔬果,不但可以瘦身,還可以保有健康。除此之外,低脂低熱量的蔬果還可以減少心臟、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是現代人的健康養生飲食好選擇。


二、多纖維、非澱粉性醣類


蔬菜、水果、穀類……等食物,含有大量非澱粉性醣類以及植物性纖維,不但可以減少腸道方面的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也可以降低成年性糖尿病的發生。


三、含抗癌性生物活素


水果中除了維他命、纖維、礦物質外,還有許多生物活素(biological active compound)。這些活素可以產生去毒酵素(detoxification enzyme),以減低外來致癌物對細胞內DNA的損傷。


四、供給人體所需的甲基


 蔬菜水果中的葉酸鹽(folate)是自然界能供給的甲基(methyl),可以減少DNA因缺少甲基所引起染色體的破壞而致癌。


五、含抗氧化物質


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性物質,可以減低氧根基(oxygen radicles)的製造、降低氧根基在DNA致癌突變上的重要作用。


六、有益的微量元素


蔬菜、水果、穀類及豆莢類食物,除了有上述的內含物外,也包含生物活力的微量元素(microconstituents),也就是我們所謂植物性食物中的化學成分,其中包括:


1、蒜蔥素(allium compound


在臨床實驗中發現,多食用蒜蔥素可以預防胃癌的發生,流行病學的報告也顯示,多吃大蒜、洋蔥的地區,胃癌的死亡率偏低,很有可能是因為它的抗氧化作用,會解除致癌物對胃壁細胞的影響。


2 類黃酮素(flavonoid


在實驗中發現,類黃酮素會產生特殊的抗氧化作用,能夠增強細胞排出致癌物質的功能。其中,一種名叫芸春醇(quercetin)的物質,還可以抑制某些致癌物的活性,阻止腫瘤生長。


3、多酚素(polyphenols


在茶葉中含有豐富的多酚素,據多項研究指出,多酚素可阻止因化學致癌物所引起的肺腫瘤,也可以阻止因亞硝酸鹽引起的致癌化。


4、葡萄醣鹽基酸(glucoseinolates


在十字花科蔬菜中,例如,高麗菜、青花菜……等,含有豐富的葡萄醣鹽基酸,能夠針對動情激素的代謝物阻止乳癌的演化,如果女性朋友能夠每天食用500毫克,就能夠降低乳癌的發生率,保持身體健康。


5、(口引)(口朵)(indoles


(口引)(口朵)能夠增加氧化作用,並且加強治癌藥物停留在細胞內的作用。根據動物實驗證實,的確可以減低因化學物引起的大老鼠腫瘤,如肝癌、乳癌……等的發生。


6、植物類脂醇(plant steroid


在美國所做的動物實驗中,如果餵食大老鼠0.2%的麥胚脂醇(sitosterol),會減低因化學藥物引起的腫瘤,由此實驗證明,植物類的脂醇確實可以有效降低罹癌率。


7、植物皂素(saponins


植物皂素存在於豆莢內,例如黃豆、豌豆、四季豆……等,會與膽酸及膽固醇結合,具有抗癌作用。其中以黃豆中的含量作多。


8、芬芳無色之結晶體(coumarins


在黍豆、甜苜蓿中,含有某些芬芳無色之結晶體,也可以經由合成製造。在動物實驗中已經證實,芬芳無色之結晶體確實能有效阻止化學物質引起的腫瘤,特別是胃癌及乳癌。並且還可以增加細胞快速驅除致癌化學物質的功能。


七、    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


類胡蘿蔔素是維他命A的前身,主要功能是使細胞成熟分化,在臨床實驗中已被證實對防止癌症再發有所功效。


l         植物性食物中的化學成分V.S蔬果來源


植物性食物中的化學成分


主要蔬果來源


硫化丙烯(Allyl Sulfides


洋蔥、大蒜、韭菜


(口引)(口朵)(Indoles


十字花科蔬菜(青花菜、包心菜、甘藍、花椰菜)


異黃酮類(Isoflavones


大豆類(豆腐、豆漿)


異硫氰酸鹽(Isothiocyanates


十字花科蔬菜


酚酸(Phenolic Acids


番茄、柑橘類水果、胡蘿蔔、全穀類、堅果


多酚類(Polyphenols


綠茶、葡萄、葡萄酒


植物皂素(Saponins


豆類及莢豆類


菇類、松稀油(Terpenes


櫻桃、柑橘類果皮


@中標:你有吃蔬菜嗎?

 當你聽見鬧鐘鈴鈴鈴的響著,心不甘情不願的提起手來把鬧鐘按掉,嘿嘿!忙碌的一天就此展開囉!你急急忙忙刷牙洗臉,飛快的騎著摩托車趕著打9點鐘的卡,進公司前,就在巷口的麵包店買了一杯奶茶、一個波蘿麵包,充充忙忙的就把早餐解決了;午餐則是在隔壁的7-11買個御便當呼嚕呼嚕的吃下填飽肚子;工作一天後,拖著疲累的步伐,在進家門前,到隔壁買一碗榨菜肉絲麵加滷蛋海帶,晚餐又簡簡單單的結束。


 


這樣的場景你一定不陌生吧?生活很忙碌,吃東西總是用最快的速度解決,三餐老是在外,但你有想過,你一天吃了多少蔬菜嗎?


@小標:國人飲食習慣不及格

由於經濟繁榮,國人的飲食習慣逐漸改變,漸漸從粗茶淡飯轉變為大魚大肉,肉類食品的攝取量明顯增加。在蔬菜水果方面,根據最近一次的國民飲食調查結果,蔬菜的平均攝取量為每人每天約323公克,水果攝取量男性約為179公克,女性為216公克。這樣的調查結果,除了男性水果量稍嫌不足外,其他攝取量尚能符合衛生署對國人的飲食建議,每天三份蔬菜、兩份水果的建議量,但是相較於WHO的建議量(400-800公克),則還有一段差距。


 


根據飲食頻率問卷調查發現,70%的人每天吃不到三道蔬菜,88.6%的人每天吃不到兩份水果,有0.6%的人不吃蔬菜、4%的人不吃水果。在台灣地區仍有部分民眾對於蔬果的攝取嚴重不足,以地區來看,蔬菜吃得最多的是東部地區民眾,而澎湖地區最少;水果則是以客家地區或是直轄市的民眾攝取最多。


國人歷年來在蔬果上的攝取量改變並不大,但是飲食總量卻有增加,其中以飲料類、調味類、乳類、家禽類……等最明顯,國人的飲食總量比15年前增加50%左右,但是防癌最主要的蔬果及五穀類攝取量反而減少,這樣的飲食習慣實在令人擔心,這也說明為什麼科技越進步,癌症、心血管疾病反而增加的主因。


l         台灣地區民眾每日蔬果攝取狀況


每天蔬菜攝取量


比 率


每天水果攝取量


比 率


幾乎不吃


0.6%


幾乎不吃


4%


1道或少於1


18%


1份或少於1


70%


1-2


35%


1-2


14%


2-3


17%


2份以上


11.4%


3道以上


30%


 


 


@小標:台灣蔬果的種類與營養

台灣四季蔬果充足,各個時節都有當季盛產的蔬果,清脆的蔬菜,健康好吃又便宜,台灣的水果更是遠近馳名,水分多又香甜,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實在是身在這塊寶島的我們的一種幸福。


 


你也許沒去過日本,但一定聽說過台灣的香蕉在日本是多麼昂貴的水果吧!走進超級市場,看到用保鮮膜包得漂漂亮亮的兩根香蕉,一看上面的標價,天啊!800圓日幣,在那當下,你就會突然發覺自己好幸福喔!因為長年在飯店當駐飯店醫師,我也常聽飯店的員工跟我說,「日本觀光客最喜歡在吃完buffet後,順便帶一根香蕉走!」可見台灣的水果對外國觀光客來說是多麼吸引人!


 


有了這麼幸福的地理環境,身在福爾摩沙美麗寶島上的我們,怎麼可以不善用老天爺給我們的禮物呢?台灣的蔬菜種類繁多,產量更是豐盛,接下來我會分析各種蔬果的種類與營養,下次當你面對五花八門的蔬果種類時,也可以爲自己健康作一點小小的評估選擇喔!


 蔬菜篇


◎ 蔬菜的種類:


   深色葉菜類:菠菜、青江菜、莧菜、空心菜


   淺色葉菜類:大白菜、高麗菜


   根莖類:胡蘿蔔、白蘿蔔、馬鈴薯、芋頭


   花果類:白花菜、青花菜、青椒、苦瓜、茄子


   菇蕈類:洋菇、草菇、金針菇、鮑魚菇


   芽菜類:豌豆嬰、蘿蔔嬰、苜蓿芽


   辛硫化合物:洋蔥、青椒、蔥、蒜


   苦味類:苦瓜、芥菜、苦菜


◎ 蔬菜的營養:


   熱量:根莖類蔬菜含澱粉質比較多,因此熱量較高,但大部分的蔬菜熱量都不高,每100


    公克平均約25大卡,是享瘦一族的最佳食物選擇。


   蛋白質:除了豆類之外,蔬菜中幾乎不含蛋白質。


   脂肪、膽固醇:蔬菜中均不含脂肪及膽固醇。


   維生素:蔬果中含大量維生素ACEB群及葉酸等維生素。


   礦物質:含鈣、鐵、鉀、磷、鎂、硒等礦物質。


    膳食纖維:具有水溶性及非水溶性纖維素。


    Bioactive Compounds:如蔥、蒜、洋蔥等含有Allium,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甘藍菜、包


    心菜等含有DithiolthionesGlucosinolates


8大健康蔬菜


l          山藥:盛產期為11-12月,為薯蕷科蔓生的根莖植物。含有黏質多醣體,可以提升免疫力、保護腸胃,並且提供9種人體不能自製的胺基酸。纖維含量高,能預防便秘跟痔瘡,並且還含有防癌所需的皂甘,是防癌的好蔬菜。特別注意的是,甲狀腺亢進的患者攝取要適量。


小祕訣──可與肉類烹煮為紅燒山藥,或是山藥四神湯。


 


l          大蒜:盛產期為3-5月,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1B2C等,具有抗氧化等多重生物效應,可降低致癌物的形成、增加免疫力、稀釋血液、促進細胞良性分化等抗癌功效,並且還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中風的發生。


 


  小祕訣──大蒜是烹調的最佳配料,如果要生吃的話,記得先將大蒜搗碎放置15分鐘發酵,


    殺菌效能會更好。


 


l          高麗菜:盛產期為12-3月,屬於十字花科的淡色蔬菜,含β胡蘿蔔素、維他命C、黃體素、硒、葉綠素、異硫氰酸鹽等,具有防癌健身的功效。另外,它纖維素高,也可預防便秘及痔瘡。


*小祕訣──與肉絲拌炒或是醃製成泡菜都非常美味。


l          洋蔥:盛產期為3月,屬於低熱量的鱗莖蔬菜,含少見的前列腺素A、硫化丙烯、二硫化丙烯、蒜蔥素、類黃酮素、硒、維他命C、β胡蘿蔔素……等,具有抗氧化、防感染、降血壓、緩解及穩定糖尿病況,以及抑制癌細胞擴散、生長的功能。


*小祕訣──可生吃或加入紅辣椒、醋,製作成酸辣洋蔥,或與咖哩絞肉拌炒為咖哩洋蔥。


 


l          菠菜:盛產期為11-2月,屬於黃綠色蔬菜,又稱飛龍菜。含豐富的維他命AC、鐵、鈣等營養素,尤其含鐵量高,可以改善貧血症狀。另外,也含大量β胡蘿蔔素,可以抗氧化;含維他命B群、維他命E以及豐富的食物纖維,可以預防便秘、痛風等疾病。


*小祕訣──可以搭配草魚片、薑片,烹煮為魚片菠菜湯,或是製作成涼拌菠菜、菠菜泥等菜


   餚。


l          甘藍菜:盛產期為12-3月,屬於十字花科的綠色蔬菜。富含胡蘿蔔素、鐵、黃體素、維生素EB群、(口引)(口朵)類的抗癌物質,含量高於菠菜、胡蘿蔔;鈣質含量也比牛奶更高,可以幫助骨骼發展;鉀含量亦高,可以降血壓以及調節體內電解質的平衡。


    小祕訣──爆炒、川燙、涼拌皆宜,也可川燙後與蠔油爆香的香菇勾芡小火沸煮,就成為美


    味的蠔油甘藍。


l          小黃瓜:盛產期為1-10月,屬於淡色蔬菜類,又稱花瓜。含豐富的蛋白質、醣類、纖維質、鈣、磷、鐵等,能調節膽固醇及保持腸胃道健康,並且減少脂肪產生、預防心血管疾病。另外,小黃瓜也含有豐富的鉀鹽、維他命ABC等人體不可缺的營養素,具有抗氧化的功能。


    小祕訣──適合涼拌、炒食或煮湯。可在切片後加上醋、大蒜、薑等快炒,待放涼後食用,


   就是一道美味的「醋溜黃瓜」。


l          大白菜:盛產期為11-3月,屬於十字花科淡色蔬菜。含多種維他命ABCF,以及稀有元素鋅、錳、硒、鎳、碘、銅等。維他命C含量最豐富,有提升免疫力、抗衰老、預防癌症等效果。


*小祕訣──可以勾芡製成開陽白菜,也可煮湯或是做成餡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us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