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豆類食品的食療功效


 


1、紅豆補心


紅豆也稱赤豆,屬火,味甘,性平,歸心、脾、小腸經,被李時珍稱為「心之谷」。由於紅豆中還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因此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預防結石以及解毒抗癌等作用。


 


《食性本草》中認為紅豆「下水腫、久食瘦人」,可見其健美減肥的效果也很顯著。此外,紅豆還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對心臟病和腎病等均有一定的作用。


 


2、綠豆補肝


綠豆也稱青小豆,屬木,味甘,性涼,是清熱、解毒、祛火的常備食品,被李時珍稱為「菜中佳品」。


 


《本草綱目》中記載:用綠豆煮食,可消腫下氣、清熱解毒、消暑解渴、調和五臟、安精神、補元氣、滋潤皮膚;綠豆粉解諸毒、治瘡腫、療燙傷;綠豆皮解熱毒、退目翳;綠豆芽可解酒、解毒。


 


常食能幫助排泄體內毒素,促進機體正常代謝,還可降低膽固醇,有保肝和抗過敏的作用。


 


3、黃豆補脾


黃豆也稱大豆,屬土,味甘,性平,入脾、肺、大腸經。黃豆中富含皂苷,能刺激分泌消化脂肪的膽酸,具有良好地促進消化和吸收的作用。黃豆的顏色與脾臟相對應,可健脾寬中、益氣補虛,經常食用還有助於延緩衰老,適用於面色無華、身體羸弱之人。


 


4、白豆補肺


白豆也稱芸豆,屬金,味甘,性平,入心、肺、大腸。白豆有皂苷、尿素酶和多種球蛋白等成分,具有提高人體免疫能力、激活淋巴T細胞、促進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等功能,對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發作、復發有很好的作用。


 


5、黑豆補腎


黑豆也稱烏豆,屬水,味甘,性平。《本草綱目》中記載:「豆有五色,各治五臟,唯黑豆屬水性寒,可以入腎。黑豆中含有許多抗氧化成分,特別是異黃酮、花青素都是很好的抗氧化劑,能促進腎臟排出毒素,具有明顯的補益腎臟、益陰活血、強筋健骨、安神明目功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us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